喜迎国庆!站在庆典直播高光时刻的背后
,作者许强长期深耕重大新闻报道领域,深谙电视直播之道,全书透过精心设计的直播镜头,频频展现热气腾腾、蓬勃向上的中国。
重大活动电视新闻直播要想达到“世界一流,历史最好”的呈现效果,就需要不断去拓展边界,创新直播的视角和画面。这一点体现在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庆典直播的方方面面。
从系统搭建来说,搭建了由1个总系统、6个分系统共91个机位,以及34个机所组成的直播系统,加上当晚广场联欢活动直播的70多个专用机位,组成新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设备最先进、技术最复杂的一个直播系统,这在全球电视业也无先例,是一种创新。
从设备来说,采用了航拍直升机、轨道摄像机、索道摄像机、伸缩臂和摇臂摄像机等多种特种设备,通过打造立体的设备覆盖,实现从南北、广场东西高低角度、地空全覆盖来呈现各支受阅方队,形成1500多个直播分镜头 , 使最后的直播画面信息丰富、镜头多元、效果壮观。
“国庆70周年”庆典直播中诸多技术的第一次使用都是对现场氛围的复制与扩展。在视角方面也创造了多个首次。
——首次在金水桥头正中位置架设可移动升降塔,丰盈了观礼视线的范围, 传递饱满、鲜活的庆典内容?
——首次在阅兵沿线外侧使用移动拍摄车跟随拍摄,实现在侧面用平视角度拍摄阅兵式,使时空关系高度一致!
——首次实现离中心区更近的索道摄像机架设,全景视角的覆盖度提升,令国旗、受阅部队与群众队伍、城楼三层关系同框,庆典的庄重感得到进一步呈现。
——首次设置近距离贴地机位,当装甲战车驶过时,可以令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铁甲洪流滚滚而来的气势。
——首次设置导弹视角、坦克炮口视角;—首次使用4K系留无人机系统搭载陀螺仪,并装配广播级4K摄像机,实现了滞留在空中适当区域的机位在整个活动直播期间不限时的拍摄,从高角度展现北京中轴线的全景画面。
——首次在一片作业空域内同时使用两架航拍直升机,并飞越基准线在受阅空中梯队正上空航拍,多角度全景、正面纵深、跟踪移动、接力航拍。
以上所述的创新视角,呈现出大量大气、雄壮、震撼、极富视觉冲击力的镜头,为广大观众呈献出一场精彩难忘的国庆盛典。
其一,升降塔带来创新视角,全景展示阅兵现场全貌。国庆70年阅兵首次使用遥控升降塔拍摄。观众通过屏幕看到的展现升国旗、唱国歌场景的全景画面,以及部分阅兵现场气势如虹的大景画面,都是由升降塔机位拍摄的。拍摄全部采用院线标准,升降塔上安装的是8.2mm~1000mm的122倍广角到超长焦的箱式镜头,拍摄内容主要是水平向上的摇摄镜头。由于现场机位较多,最低高度为3.8米的升降塔在呈现阅兵现场全貌的同时,减少了对其他大型机位拍摄效果的影响。
其二,多种贴近特殊视角,增强视觉冲击力。国庆大阅兵中,观众通过贴近地面视角看到的正面和侧面多方位战车轰隆隆驶过的震撼画面,都是由放置在长安街中线K摄像机和阅兵沿线外侧的移动拍摄车跟随拍摄的。观众经由仰视的画面视角可以一览钢铁战车势不可挡的前进画面,还可以近距离看到以往无法看到的战车细节,增强了阅兵的视觉冲击力。从空中往下看,全景的航拍镜头使整齐划一前进的阅兵方队、及广场的军乐团、群众方阵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航拍以拍摄装备的主观镜头为直播提供特殊视角,表达出“祖国和人民,我们来了”的效果。
其三,索道摄像机架设展现独家视角。当接受检阅的部队和载有重型武器的车辆通过长安街时,受众从略高于正中的视线角度感受到了人民军队不可阻挡的气势,不断拉近的视角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现场细节。这些在以往阅兵式上从未出现过的视角,是由总台自主研发的索道摄像机“天鹰座”带来的。它横跨长安街南北两侧,可上可下、可前可后,为直播带来了航拍、人工、摇臂都无法带来的效果。在三个小时的直播中,这台摄像机从各个方位、各个角度向核心区推拉摇移,使城楼、长安街、国旗、现场观众这些固定场景有了不同寻常的表现。在活动尾声,由它拍摄的近两分钟的移动长镜头,是历次直播中都没有出现过的视觉效果。为了实现这一视角,搭建索道摄像机需使用三辆汽车起重机和一台塔架作为“生根点”,这一过程历时10天完成。
其四,别出心裁的视觉角度,机显神通。在以往重大活动直播时,永远都是运动主体走过来,但是“国庆70周年”直播,观众可以获得从运动主体往外看的主动视角,跟着一架架飞机飞过去、一辆辆战车开过去,相当于是和新闻主体一起同频共振,一起走过去,这样的视角为观众带来了新鲜的感受。阅兵庆典上,除了壮阔恢弘的视觉场景,人们还能看到坦克炮塔的视角、军机的视角、气球的视角、鸽子的视角,可以看到军车驾驶舱内的准备情况,战车上的微小细节,可以透过飞机背部俯瞰城市、平视空中的翱翔飞机……这些画面都是由隐藏在各处的机拍摄的。
以下列举“国庆70周年”阅兵直播、“建党百年”直播中几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拍摄中“主体视角”的使用。
其一,首次把10个机装在了礼炮的不同位置,包括炮身、炮筒、底座上。近距离感受礼炮从装填到击发的力量、战士整齐如一的动作,记录下弹壳退膛的金属颤鸣声等以往从未见到、听到、感受到的富有质感的细节,使观众如同炮兵般亲历鸣炮全过程。
其二,将50机装在了飞机编队上。其中,首次在歼-20战斗机上安装360°摄像头,首次在武装直升机上安装摄像头,突破了技术安全难题。透过飞机的机背来看阅兵,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它涉及机载重量、空气阻力、适航认证、设备供电、信号实时传输等细节。为此,直播团队找到了飞机的设计制造单位进行严谨论证,仅认证资料就有几十页,有大量的数据做“后盾”,才能够决定是否可以安装、安装在什么位置。
其四,团队还创新了一个全新的“鸽子视角”。用3D打印给鸽子做了套“冲锋衣”,让它背着一个机上天,可惜在直播中最终没有实际应用,但为今后的直播留下了创新的空间。这些特殊机位的设计带来了更丰富的视角,给直播镜头带来更多衔接创作的空间。
其五,移动拍摄车。国庆70周年直播时,在D系统加了一辆拍摄车,在两辆车上安装了三个拍摄机位,一个往前拍,两个往后拍,首次实现了全程有效的侧面拍摄机位。
其六,贴地机位。它的位置非常特殊,在长安街的地面上,因此被称为贴地摄像机。直播团队在长安街柏油路上挖了一个一厘米宽、三厘米深的槽,贴地安装,位置正好是装备方队行进的中心线,这才有了装备扑面而来的气势。贴地摄像机个子虽小,但是因为有一定的仰角,拍出来的受阅装备看起来更高大威武。这个设备因为会突出于地面,有可能给徒步方队和群众队伍造成障碍,所以它只能在长安街上出现28分钟,只有在最后一个徒步方队通过这个位置之后,才可以抓紧时间上去安装,同时必须在装备方队驶过来之前安装完毕,这中间的间隙只有2分10秒!摄像师必须冲上去,把设备放进去,把线接上,然后人赶紧撤离,经过前期一遍遍地演练,最后实际操作中大概用了1分10秒不到,就安装完毕这个独特的机位。装备方队受阅结束后,还需迅速把它拆除,并把路面恢复成平整的状态,可以说它是名副其实的“快闪机位”。为了安装这个“快闪机位”,直播团队预先用三天三夜埋设光缆,但还不能影响长安街通车;需要在耐高温2000度的沥青覆盖路面上开槽留出缝隙,但高温沥青却会破坏光缆。经过反复试验,最后制作铁盒保护光缆,并且将高温沥青先降温然后浇灌,顺利完成了安装。
其七,“系留”无人机镜头的尝试。“系留”无人机是在地面用一根综合缆拽住一个大型的无人机,像“放风筝”一样。综合缆里埋有电源供电线、信号传输光缆及无人机遥控信号线等。通过这根“线”,可以实现遥控无人机上的摄像机镜头的推拉摇移,同时还可以把拍摄的画面不压缩地实时传输至地面。“系留”无人机拍摄系统是总台工程师自行研发的特种设备,在端门升起“系留”,主要作用是呈现在城楼上,看整个巍巍巨轮的船头。
其八,将机位设在人群中。“国庆70周年”庆典直播中,无论是阅兵式、群众,还是首都国庆联欢活动,都设置了专门的机位捕捉人群中的精彩时刻和特写,从成千上万的面孔中捕捉盛世欢腾的热情。特别是在群众部分,当“祖国万岁”彩车载着中国女排临近时,受阅士兵们大声呐喊:“中国女排,世界第一!”这一真情流露的精彩时刻被摄像师举着摄像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狂奔到队伍面前记录了下来。